前 言
何为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内外发生的,可能造成受害者身体、心理、性等方面伤害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的常见表现形式包括身体暴力、情感或心理暴力、性暴力和欺凌。我国多部法律法规都包含对“校园暴力”相关内容的规定,实施校园暴力可能触犯法律。
案例简况
17岁的小南,是一名初中生,他的同学小北每天下课都坐在同桌小雨的课桌上,让他下来他不下来,小南十分生气,决定“下战书”解决问题。
接到“战书”的小北想想平时小南老实又本分不会拿他怎么样,他决定明天带着小伙伴前去应战。第二天,两人在约定的地点见面,小北挑衅般的说“我来啦!你能把我怎么样?”小北的小伙伴也在一旁起哄,恼怒之下的小南,挥动拳头打在小北的面部,又飞起一脚踢在了小北的腹部。小北“啊-”的一声倒地,小南看着倒在地上的小北血从指缝里流出来、、、、在场的人都被这场景吓坏了。过路的大人及时将小北送进了医院。
经鉴定小北面部鼻骨骨折构成轻伤。小南也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以上人物均为化名)
释法说理
一、法律禁止决斗
决斗是一种古老的做法和陈旧的习俗,曾在一些国家盛行。但是,现代法律已经禁止通过决斗的方式解决纠纷。我国法律同样禁止公民之间的决斗行为,因此,小南和小北之间的相约决斗是违法的。
二、学会正确解决问题,正确对待不良情绪和挫折
同学之间发生纠纷和矛盾的时候不冲动,不沉默,不用拳头解决,可以告诉爸爸妈妈,告诉老师、警察,需求大人的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文明的方式去解决。
犯罪学研究发现,一个人遭受挫折后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从而引起攻击行为。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受挫折,学会自我疏解因为挫折而引起的不良情绪避免攻击行为非常必要。自我疏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很多,如深呼吸、静坐、运动、转移注意力等。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策划编辑:宣传科
本期编辑:于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