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检察业务检察业务
【华检新闻发布会】“豫”见未来春晖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e平台使用情况新闻发布会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时间:2025-1-5 23:48:52    作者:    来源:    点击:507次


      12月31日,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检察院召开“豫”见未来·春晖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e平台使用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主要有两项议程:一是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唐亚杰发布办理的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公益诉讼案件,并通报有关情况;二是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唐亚杰、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副主任孙贝贝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通报内容

未成年人检察司法理念持续更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应勇检察长多次强调,做实“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新形势和未检工作新要求,未检部门认真学习,抓好落实,遵守法律规定、法的精神,恪守职能边界。涉未成年人案件广受社会关注,以“三个善于”指导干警怎么看,如何干,引导干警自觉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
未成年人检察的综合保护更加有力
      一是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做实严惩和保护。截止12月31日,受理提请批捕案件103件179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152件233人。对涉罪未成年人批准逮捕65人、不批准逮捕52人,起诉64人、不起诉52人、附条件不起诉22人。做到宽严适当、罚当其罪。引入人大代表参与帮扶教育,打造“检察+代表+社工”精准帮教模式,对罪错未成年人,建立跟踪矫治数据库,因人制宜、综合施策。
      二是强化系统审查理念,切实提升综合履职实效。办理综合履职案件19件。坚持一案多查,多案联查,针对酒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强制报告制度落实、违规售卖处方药等问题,分别向公安、市场监管、文广旅、卫健委等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加强监管。同时,采取支持起诉、纠正违法、法律援助等方式,形成全流程司法保护的整体优势。办理支持起诉案件3件、行政违法监督案件2件,社会治理类案件1件。相关单位均采纳意见。
未成年人检察六大保护协同发力
      齐抓共管推进政府保护。依托未检社会支持体系e平台及覆盖未保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队伍,协同推进社会治理,由联络员强制报告的1起虐待案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
      聚焦问题推进社会保护。依托三级人大代表,成立人大代表工作室,邀请代表参与案件训诫教育、帮扶救助、法治宣讲、选拔学生进行普法宣传片拍摄;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特殊场所、民宿网约房等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助推诉源治理。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经验做法被最高检刊发,原创普法宣传片《以安为先 护“未”明天》被检察日报正义网转发。
      多方协同推进学校保护。对控申部门移交的涉校园欺凌线索,及时与教育部门对接,通过预防教育、监控干预,7日内得以解决;针对“烟卡”现象开展专项活动,配合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抓好校园安全防控,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相关经验做法被市院转发。


答记者问

大象新闻:请介绍e平台的设计理念,主要功能和使用情况?

      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副主任孙贝贝: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院办理涉未案件占全市未成年案件量的60%以上,涉未成年人案件存在线索“发现难”、被侵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单一薄弱等问题。为有效凝聚合力,提升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质效,我院聚焦问题、精准研判,联合公安、司法、民政、教育、市场监管、文广旅局、卫健委、妇联、团委等9部门,以及联合辖区11个乡办,创新推出“打造数字化平台、组建专业化队伍、推行融合化履职”的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e平台。
      e平台是通过微信小程序的形式来使用,集“线索收集”“部门联动”“关怀帮教”“法治宣传”等功能模块于一体,旨在实现线索发现、家庭教育、临界预防、心理疏导、帮扶救助、法治宣传等六大未检职能全覆盖。
平台上,强制报告线索实现“一键举报”,已受理线索90余条,立案4件;家庭教育指导实现“云上直播”;心理疏导、评测实现“线上诊疗”;法治宣传教育实现“虚拟化”“菜单式”普及。在“帮教呵护”模块,平台建立跟踪矫治数据库,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涉案未成年人进行跟踪回访、矫治教育;对涉罪未成年人通过法治宣讲、读书分享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实现行为矫正,帮扶帮教,“无痕”融入社会,已助力20名涉罪未成年人考上大学。平台组建的线上诊疗团队,现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0名,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13名,可随时通过平台在线咨询,已为56名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帮助25个家庭改善亲子关系。
      此外,通过“部门联动”模块,不仅可以实现未成年人保护线索集成化办理,社会力量全方位救助,还能分析查找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中的薄弱环节,推动源头治理和标本兼治,助推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现代化。

法治新闻:e平台设置了强制报告等线索收集模块,请问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有哪些内容,在我们检察机关的落实情况如何?
      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副主任孙贝贝: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指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公权力的各类组织及法律规定的公职人员,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
      我院在办理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发现,自“强制报告制度”出台以来,案件有增无减,但通过强制报告被发现的案件量少。通过逐案倒查,厘清每起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是否履行强制报告责任,是否存在应报未报、漏报等问题,并在办案中责任倒查,发现学校存在发现学生遭受不法侵害后,未及时报告的违规行为;发现宾馆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入住,不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行为,我院制发检察建议,对相关单位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就涉未案件高发、特殊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性侵未成年人等情况专题撰写调研材料,得到主要领导批示。
      其中通过e平台收集到一起强制报告虐童案件线索,系联络员发现线索后,及时完成平台线索举报,平台将线索转介到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为指控犯罪夯实证据基础。该案被最高检等六部门评为强制报告制度落实典型案例,被省院、省妇联评为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濮阳日报:e平台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副主任孙贝贝:一是平台使用热度不够。当前平台受理的举报线索数量不多,公众仍习惯向公安机关进行线索举报。下一步加大推介广度,发挥网络传播倍增效应,提高公众参与度。如请媒体合作,进行线上宣传;将平台推广与刑事业务相结合,向涉案当事人、家属介绍平台,推动形成“我知、我用、我推广”的履职自觉。
      二是平台功能需优化提升。线上VR展厅的语音讲解、交流互动等功能可进一步完善,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使用体验;涉未线索的转介、处置、监督等方面需进一步制度化、精准化,切实提升保护实效;同时,在积累一定线索信息后,可探索构建相关数据模型,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综合治理大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2026   华龙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15015868号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检察院   电话:0393-8888888